常有同學問我:「老師,我想學 XXX,可以幫我推薦幾本書嗎?」因為擔任補習班老師的關係,會有蠻多機會推薦書籍給同學。一般而言,我就把口袋名單提供給同學就完事了。但有些補習班的「常客」,跟我跟久了,知道我是「重度書蟲」。不僅擁有兩萬多本電腦書,出門還一定得帶個一兩本在包包裡才安心的那種人。所以有些人就好奇:
「老師,你是怎麼選書、看書的?」
「你怎麼有辦法兩個禮拜就看完一本電腦書?」
「我看你都用 iPad 在看書,那些書是怎麼電子化的?」
「你是怎麼把好幾本書的內容,那麼快就融會貫通的?」
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,自己買書的判斷依據、看書的方法、如何電子化紙本書、以及我如何融會貫通好幾本書的內容,並給出每本書的正確評價的。學會之後,我希望下次能有機會,是由你來推薦好書給我,那我會非常高興的!
把一本書買回家的判斷依據
我決定要不要掏錢把一本書買回家的方式很簡單。首先,我會看「封面、封底、作者簡介、序言…」等章節,抓出作者想要透過這本書傳達的「東西」究竟是什麼?
接著,我會翻看「目錄」,憑藉直覺判斷,這樣的章節安排,是否足夠涵蓋作者想傳達的「東西」?各章節的安排順序,是否符合邏輯與清楚易懂?大綱與內容,不僅要能將主題「涵蓋」完整,還得順序恰當,才能讓作者想傳達的理念,傳遞給一個讀者。
再來,我會快速翻動這本書,看看版面編排我是否喜歡?程式碼多不多?配圖是否恰當?字距行距太擠、程式碼希希落落、太多螢幕截圖或者不必要的傻瓜卡通配圖,都不是我的菜。
在快速翻看書本內容的過程中,我也會留意,是否有我想知道答案的問題?或者有什麼名詞是我不懂的?若有,我會根據關鍵字,到「索引」處找到對應的頁數,然後瀏覽上下文,看看是否能解答我的問題、或者能將專有名詞,解釋到我懂。最近越來越多書籍不會附上「索引」。這對讀慣外文書、沒索引會死的我,是蠻不能接受的事實。在國外,若你的書籍沒有附上索引,等於這本書只能「看」不能「用」(用 = 事後查閱)。非常有可能在評論區被讀者釘在牆上賜死的。
若我覺得「目錄」編排章節順序合理、主題涵蓋程度夠滿、排版舒服不擠、程式碼多、配圖恰當、有「索引」、關鍵字前後文能有效解釋一個概念,那你大概會看到我的眼睛閃爍著光芒,掏出錢包,流著口水去櫃臺結帳。然後心裡暗暗吶喊、左手小小拉個弓箭:「好書,GET だぜー 」(小智收服寶可夢時的慣用台詞)。
我如何將書籍電子化
書買回來,我第一件做的事情不是開始讀,而是趁它「新鮮」(= 乾淨)的時候,把它「切」了。所謂「切了」,就是把它的書背裁斷,變成分散的紙張,方便我送入掃描器,以自動進紙的方式,將整本書掃描成 PDF 電子檔。
其實我本來是惜書如命的人,也是紙本書的擁護者。遇到好書,會誇張到買三本。一本不拆封保存用,一本包書套推坑傳教用,一本自己畫線閱讀用。但紙本書需要大量空間保存,自從結婚搬新家後,就沒有老家地下室可以供我藏書了。只好買一台掃描器,學著自己將紙本書電子化。後來從 2013 年至今,花了九年,終於把兩萬多本電腦藏書全數掃描成 PDF 檔。並用 iPAD 看書畫線,不滿意還可以再開一個副本重溫,書籍永保買回來那時的「青春永駐」。
我將書籍電子化的過程如下:
- 攤開書籍,用刀片將整本書切開成四~六等分。此時一等分大約是 70~100 頁左右。
- 用裁紙器,將每一份的書背切斷。此時,書籍會散成一張張方便自動饋送的紙。
- 將裁好的書籍,每次 70~100 張,送入掃描器掃描。
- 掃描完畢後,放入雲端空間,隨時用任何能連網的裝置,下載研讀。
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用來電子化的一些設備:
- 大型美工刀與切割墊:將書籍劃開成約 100 張一份的工具。
- 內田牌 180AT-P 裁紙器:用來裁斷一份約 100 張的書背,使之成為零散的紙張。
- 富士通 ScanSnap iX500 掃描器:一分鐘 50 頁的雙面高速掃描器,包含文字辨識軟體(現在購買,建議選擇 iX500 的後繼機種 iX1600,以免遇到維修零件斷料問題)。
- 微軟 OneDrive 雲端硬碟 1TB:買 MS-Office 365 送的,用來放掃好的 PDF 電子檔。
- 任何能連線的電子設備:閱讀書籍用。目前我會用 iPad 或電子紙閱讀器,下載書籍閱讀。
我是怎麼看書的,可以看那麼快
某些人可能知道我看書速度很快。一本四百多頁的電腦書,大概兩週就可以看完。其實這是有訣竅的。重點就是要「抱著問問題的心態看書」。
一般人看書,就是腦袋放空,然後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。但我是在還沒翻開第一頁之前,就在筆記上寫下我想問的問題。如:「XXX 是什麼?」「OOO 的運作原理是如何?」我是抱著這樣的意識去看書的。只要跟我的問題不相關,我會三秒鐘就略過它。所以才會快。
我打個比方,你就知道為什麼「抱著問問題的心態看書」會快。假設有一個人到大賣場,抱著「逛街」的心態購物,從第一排看到最後一排,想看看會不會遇上什麼打折品。而另一個人則在抵達賣場前,就擬好「購物清單」。一進賣場,就抬頭看每一排貨架的分類標示。然後直接衝向所需物品那排貨架,所有與購物清單上無關的貨架全部略過,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,拿完清單上所有物品就結帳。你覺得哪一種購物方式會最快買完所有東西?想必是後者吧?
當你還沒打開書本,就已經把想問這本書的問題寫好,就如同你先擬定「購物清單」才進賣場一樣。所有跟你問題無關的章節,你會非常狠心地直接跳過。拿我的習慣來說,若拿到一本名為「工作 DNA」的書籍,我會透過閱讀封面、封底、序言、目錄,大致摸清楚這本書打算傳達的主旨。接下來我就可能問出下面這些問題:
- 什麼是「工作 DNA」?
- 為何它很重要?
- 它能解決我目前遭遇的 OO 問題(如:與上司的摩擦、拖延症…等)嗎?
- 作者提出什麼解方、或者是順序,可以解決我的問題嗎?
- …(以下族繁不及備載)
然後我就會打開目錄,將所有可能解答我上述問題的章節打勾(類似找尋存放購物清單上物品所在的貨架),接著就是直衝該章節研讀。我沒打勾的,就直接放生跳過。
如果自己想問的問題,從目錄上看不出來是否與之相關,可以翻到「索引」,找尋關鍵字,得知關鍵字頁數後,看看它位於哪個章節,就將該章節納入研讀範圍。
剛用這種方法讀書,心頭會很不安。一般人會有「萬一我錯過什麼精彩內容怎麼辦」這樣的問題。但我是這麼想的:「如果這件事很重要,我在這本書錯過了,必然會在另一本書相遇。」若真的就這麼錯過了,那代表這件事對你而言,可能也沒那麼重要,或者還沒到你該注意這件事的時機。
我就是這麼在「書籍內容」與「目錄」、「索引」來回翻閱。只要看到問題清單上,某個項目已經有能力回答了,我就會闔上書本,用自己的話,在問題下方把答案寫出來。閱讀過程中,難免會產生新的問題,那就列到「問題清單」上。等到這樣的「自問自答」,已經把所有疑惑都解開了,就算這本書還剩下大量內容我沒閱讀,我就會放棄,並且當作這本書「已經讀完了」。
萬一有任何問題,是讀完這本書還沒辦法回答的,恭喜你!你已經找到這本書作者遺漏的地方了!此時可以上網,找出那些問題的答案。或者抱著疑惑,重新回到書店,找尋能回答那些問題的書籍。唯有如此,才能吸收到超越作者功力的知識。
順帶一提,我習慣將問題寫在一種稱為「心智圖」的軟體上(推薦可用 XMind 或 FreeMind),然後將答案附在問題之下。將來還可以把好幾本書習得的問答,整理成有系統、只屬於自己擁有的知識。
拿著「購物清單」買東西,當然比「純逛街」速度要快太多了!只要你也習慣這種讀書方法,你也可以跟我一樣,兩個禮拜看完一本電腦書。
要如何提問?或者說,該問哪些問題?
施主,這個問題你應該要問自己。
每個人教育背景不同,想知道的問題也形形色色。拿同一本書問十個人「你想從這本書學到什麼」,我想就會有十種答案。
不過做為一個四十年老書蟲,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做法。一般從我把這本書買回來後,它就會被歸類為下列四類書籍的一種:
- 理論書籍:著重敘述 What 與 Why。程式碼不多,但數學式不少。
- 實戰書籍:著重敘述 How 與 What if(What if = 各種情況的應對方法)。有大量程式碼。
- 範例集:就是一大堆「題目 + 解答」。練習程式熟練度用的。現在這種書越來越少,可惜!
- 字典或參考書籍:羅列各種指令,以 A~Z 排列。並附上解說與使用範例。Internet 發達後,這種書也越來越少。
後兩者就是買來備用的,不需要研讀,所以不討論。前兩者,我會問出這些問題:
- 用一句話來說明這本書,你會用哪句話?
- 作者打算透過這本書,傳達的「意圖」、「主旨」、「目的」是什麼?(通常看完「序」,就有解答)
- 這本書有哪些不懂的「概念」或「關鍵字」(這個問題最後會散開成十幾個問題)?
- 每個「概念」或「關鍵字」,依序自我提問:
- What:這是什麼?定義為何?什麼情況適用?使用時有何限制?
- Why:為何要有這個東西?它嘗試解決哪些問題?非用不可嗎?有什麼替代品?
- How:要完成 XX,需要哪些步驟或工具?該用何種順序來完成?並重複書中步驟驗證其為真。
- What if:若無法依照書中步驟完成,有什麼「備案」嗎?有無任何「例外」情況無法套用上述流程的?哪些做法會更好?
- 針對作者陳述的每一個內容,是有證據支持的「事實」?還是「個人臆測」?
- 上述「概念」或「關鍵字」可以解決我的問題嗎(= 與我何干)?
當然,你還可以補上自己比較在意的問題。對我而言,列出這本書我想知道的「概念」或「關鍵字」,會花掉我最多的提問時間。
如何找出一本書的缺點
如果你真的使用「抱著問問題的心態」,看完一本書的話,那這本書的優缺點,此時你應該了然於胸了。
一般人看評論,對於「優點」可能都不太在意。但「缺點」,一定是大部分人看書評想要知道的。就像我看 Google 評論,也有先點「一顆星」,再逐漸往「五顆星」點擊而去的劣根性。所以,我想跟您分享,我眼中的書籍缺點,大致有哪三種。
錯誤
這是指作者提供錯誤的知識。若你覺得作者某些論點「怪怪的」,建議用相同的關鍵字,藉助群體智慧,透過 Google 找出正確的知識。
但若作者所犯的錯誤,只是類似「筆誤」,不至於誤導讀者得到相反結論,我個人是不會特別把這樣的錯誤在書評內視為「缺點」的。
謬推
這邊指的是作者在透過陳述,推導結論時,產生「錯漏」或是「矛盾」這樣的情況。
「錯漏」是指,作者在缺乏足夠的事實,就推導出結論。或者使用不正確、片面的證據,就得到結論的情況。「矛盾」是指作者推導出結論的證據或事實,有前後邏輯相反的現象。
「謬推」應該是所有缺點中,我最看重的一種。其中我重視「矛盾」又多於「錯漏」。若作者有些論點的證據,是前後矛盾的,比起缺少有力證據,我一定會在書評裡提起。因為「事實不足」所引發的錯漏,在所難免。但自己提供的證據「前後矛盾」,那一定罪無可逭。
不全
這邊的「不全」,是指主題涵蓋不全。比如說,要學會自由式,得學會「挖水」、「打水」、「換氣」三個部分。你不能開設一個號稱能學會自由式的游泳班,卻只教「挖水」與「打水」。
同理,你說這本書是「Python 入門」。那麼常見的「分支迴圈」、「函數」、「物件導向」,就應該通通涵蓋。不能只教一半,然後要讀者「另一半請買我的另一本 XX 書喔」。這種缺點,我就稱為「不全」。
一般而言,我對書籍的缺點大致分為上述三類。一本好書,我不敢說一個缺點都沒有,但總是越少越好。
結論:我怎麼替一本書打分數
推薦書籍時,我會用下列這五點評分。分數越高,越會成為我推薦給別人的「口袋名單」:
結構
- 標題、前言所承諾提供的知識,是否有好好地回答?
- 章節安排是否由淺入深?
- 有無缺少的章節?
內容
- 文筆清晰否?
- 段落分明否?
- 能否確切回答標題所承諾的知識?
- 錯別字多否?
- 翻譯通順否?
- 對於專有名詞能否適切解釋?
- 資訊量是否夠深夠豐厚?
- 範例多否?
- 能否適切使用「範例」、「隱喻」,讓人容易了解內容?
排版
- 是否舒適易讀?
- 圖文之間會不會太擠?
- 字體選用會不會太擠?適當否?
- 程式碼排版有加行號嗎?是否輕鬆易讀?
- 會大量留白,有強增頁數、提高售價之嫌嗎?
- 會塞太多出版商廣告影響閱讀體驗嗎?
配圖
- 配圖過多或過少?
- 能否輔助說明文字?
參考
- 索引:可幫助讀者快速找到要讀的關鍵字在哪個章節。像我這種「帶問題看書」的讀者沒有它很難發揮「快速閱讀」的效果。
- 參考書目:可以證明作者講的是「事實」,而非「個人臆測」。
- 進階閱讀:可以滿足好奇心重的讀者,開拓他們的視野。
每一點我會分配一顆星。若大部分都有做到,就一顆星全給。若部分做到,就半顆星。若大部分做不到,那就不給星。滿分五顆星。依照這種方法評論出來的書籍,相信是十分公正客觀的。
希望經過上面這些文字的介紹,能幫助你成為「快速閱讀」的高手。有任何其它意見,非常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區發表意見!
在〈我是如何選書、切書、看書、評書的?〉中有 1 則留言